当前位置:炫历史网>中国历史>正文

唐朝有哪些成就 唐朝文化历史文章

导语: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、最强盛的朝代之一,其文化历史、科技成就、政治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。唐朝在文化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才,如杜甫、李白、白居易等,他们的诗词歌赋被后人誉为“唐诗三百首”。在科技方面,唐朝的机械制造、农业生产、海上贸易等方面都有很多创新。政治制度上,唐朝实行科举制度,促进了人才的选拔,也有较完善的法律制度,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文章目录导航:

  1. 唐朝有哪些成就
  2. 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介绍
  3. 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有什么突出成就
  4. 唐朝文化对世界的影响
  5. 大唐西市的文化意义和,历史文化意义及背景
  6. 唐朝和隋朝时代的经济,文化,思想,政治发面实施的政策
唐朝有哪些成就

唐朝著名的成就是唐诗,很多达官显贵,文人墨客,作了很多很多诗篇,对后世影响极大。再就是开辟了丝绸之路,把中华文明传播于四海,把丝绸陶瓷带到西亚,把西亚许多物品带回中国。

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介绍


(1)政治方面:①知人善任,虚怀纳谏.皇帝充分发挥臣僚作用,减少了政策的失误.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.②革新政治.唐初部分沿用隋制,但又有改革,沿用的部分隋制是因为那些制度不仅适应隋朝,在隋朝发挥了一定作用,而且在唐朝也能适应,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.鉴于隋亡,制度又有所革新.关于革新、完善制度,将在“隋唐制度的革新”一节里讲,这里不必重复.

(2) 经济方面:① 轻徭薄赋,劝课农桑.隋炀帝无休止地征发徭役,迫使农民起义,唐朝吸取了隋亡的教训.封建统治者立国的基础在农业,此项措施可以看做是“贞观之治”局面出现的最基本的原因之一.②戒奢从简.这与上面的措施互为表里,一方面发展农业生产,另一方面大力提倡节俭,“贞观之治”的出现,与这种风气不无关系.

(3)文化方面:兴科举.以儒为师,大办学校.唐朝的文化策略,既有继承又有创新.兴科举是继承隋制,以儒为师是继承汉制.但是,在继承的基础上,都有较大的发展.大办学校,就其规模、种类、数量和课目设置,都是前代无法比拟的.

政治上,唐朝主要沿用隋制,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。三省彼此牵制和监督,削弱了相权。该制度被以后各朝代所沿用,影响深远。选官制度上科举制趋于完善,科举制度相对而言公平且机会均等,平民得以晋身,所以成为士族末落、门第消融的起点。与科举制相辅相成的是唐代对教育的重视和普及,削弱了传统世族的特权,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。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则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,导致了唐朝的衰落。

经济上,唐朝经济发达,国力强盛。当时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,政府兴修水利,发展农业。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,出现了一些先进的生产工具,如曲辕犁、筒车等。耕地面积、粮食产量也大幅度提高,人口开始逐步恢复,唐玄宗天宝年间,人口高达8000万左右。手工业方面唐朝的丝织业、制瓷业和矿冶业极其发达,领先于世界。特别是制瓷业形成了“南青北白”的两大制瓷体系,大量瓷器输往国外。唐后期的造船业、造纸业和制茶业也迅速发展。唐王朝建立后,行开元通宝钱,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。同时,“钱帛兼行”,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。商业上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,柜房和飞钱相继问世。赋税制度方面唐朝在均田制基础上推行租庸调制,减轻了农民负担,同时保障了政府收入。

文化上,唐朝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发达。《全唐诗》共收录两千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,这还不是全部。著名诗人层出不穷,其中集大成者为“诗仙”李白和“诗圣”杜甫。后世宋、明、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,但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,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。 唐朝在艺术上吸收了西域特征和宗教色彩。诞生了一批杰出的艺术人才,如画家阎立本、吴道子等;书法家颜真卿、柳公权、张旭等。莫高窟是唐朝壁画的精品作品。音乐、舞蹈在唐朝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。中国传统两大宗教——道教和佛教都有较大发展,其他宗教如伊斯兰教,景教和祆教也随着国际交流传入中国。科技方面,唐朝有多项成就名列世界前茅。唐政府还多次派人到西域和天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,对进入中国的外国使节和商人以礼相待。唐朝政府还设专门机构掌管对外文化交流事务。唐政府的这种开明政策是唐代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个重要原因。 唐朝的伟大并不在与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有效的行政能力上,而在于开放和进取的姿态上,这对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唐代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,兼容并包,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国

1政治(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)⑴官制:三省六部制(三省:中书省,门下省,尚书省;六部:吏户礼兵刑工)

五监九寺(五监:国子监、少府监、将作监、军器监、都水监;九寺:太常寺、光禄寺、卫尉司、宗正寺、太仆寺、大理寺、鸿胪寺、司农寺、太府寺。)南衙十六卫,北衙十军。

2经济:

⑴农业:唐朝农业生产工具与技术较前代有新的进步。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。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。有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,天宝八年,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。

⑵手工业:唐朝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。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,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。工人则分为工刑徒、官奴婢、官户、杂户等。私营手工业较官营手工业不发达。唐朝前期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、陶瓷业和矿冶业。唐后期,南方手工业大幅进步,特别是丝织业、造船业、造纸业和制茶业。

3文化:

⑴文学:唐诗是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,从初唐开始,“初唐四杰”、陈子昂;盛唐时的李白,杜甫,岑参,王维;中唐时的李贺,李商隐,白居易,刘禹锡;晚唐时李商隐,杜牧。

⑵美术:张萱的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;“画圣”吴道子;唐代壁画风格鲜明,造型独特。

、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
1、农牧业的发展。
①政府重视农田水利灌溉,在中央工部之下设置水部司,又设有事务机关读水监
②生产工具的改进,发明了曲辕犁,筒车等灌溉工具也开始使用。
③唐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,在京西北的草原地带建立了不少国营的牧场。
2、手工业。
唐设立了不同层次的政府机构管理门类众多的手工业,主要有工部之下的工部司。手工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:
①纺织业-丝织品种类繁多,棉布产量增多;染色技术提高,发明了“绞缬”“夹缬”“蜡缬”三种染色方法。
②陶瓷业发展到新水平。刑州白瓷,越州青瓷最为有名。唐三彩代表了唐陶瓷业的最高成就。
③冶矿业和造船业也有显著发展,唐时远航印度和红海的海船,有“海上霸王”之称。
3、商业的繁荣。
①城市的发展,洛阳、长安是国际大都市,各国商旅云集。
②市场的发展。从京都到地方均有市场管理机构,农村的集贸也有了发展,在当时成为草市、野市。
二、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
1、政治发展特别是政局统一稳定 。
2、经济发展主要是手工业技术和城市商业发展 ,实行“与民休息”的政策,推行轻徭薄赋,注重农业生产发展等。
3、开明、和睦的民族政策 ,各民族友好相处、平等往来,分别吸收民族文化的优秀特点。史实:吐蕃医书《四部医典》代表了少数民族医学对汉文化的丰富、唐朝乐舞吸收了少数民族乐舞的特点等等。
4、开放和兼容的对外政策 ,唐王朝和亚洲、欧洲甚至非洲一些国家往来频繁,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。史实:莫高窟艺术对中亚和南亚文化的吸收、乐舞对周边邻国风格的吸收等。
5、前代基础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文化对唐朝时期文化的影响,历史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,对魏晋文化的吸收和改进。史实:火药发明、天文历法成就、建筑风格、诗歌特点等。

唐代是我国政治、经济高度发展,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,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。唐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的混乱分裂状态,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,对外贸交易发达,生产力极大发展,较长时间国泰民安。

尤其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,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。

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,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,从壁画、石刻、雕刻、书、画、绢绣、陶俑及服饰之中,充分体现出来。

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有什么突出成就

唐朝,国家开放,与国外往来,派唐三藏到印度取真经,设立西域都护府,保护丝绸之路,保护了古代与西方往来贸易的路上之路,沿海开放也与世界其它国家往来交流贸易,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开放发达的中国封建王朝,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历史舞台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,跟世界互通有无,传播了优秀的中华文化输出,是中华文化与世界交流的榜样

盛唐文化,是以玄宗朝为主,上溯高武,下及德宪朝,空间分布涵盖开元十五道,以西安、洛阳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的文化。

玄宗开元天宝间(713~755),为历代史家所称颂的“盛世”,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超过前期,政治上实行较开明的统治。

而且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也都表现出诸多高峰。既有中外文化融合、物态变迁的时代特征,又有继承|古老的传统以通变求新意的民族特质。

以诗歌为表征,李白杜甫所代表的恢宏激昂的盛唐之音、高适岑参壮志酬国的边塞诗和王维等融于自然的田园山水诗,奏起了时代的最强音。史地的发达。

唐朝文化对世界的影响

唐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

一、对朝鲜的影响

1.政治制度方面: 新罗受唐文化影响最深,学生留学中国最多达百人,有些更在唐朝做官,因此新罗亦仿效唐的政治制度,据此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组织。

2. 科举文学方面: 朝鲜的科举考试,以中国古籍<<左传>>、<<礼记>>等为主科,可见其受唐文化的影响;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更在新罗广为流行。

3. 文字历法方面: 朝鲜本无文字,唐时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,创朝鲜词汇,新罗文字实亦由中国字音转化而成;此外新罗历法及律令都是模仿唐代律历而成的。

4. 宗教医学方面: 唐代盛行的佛教宗派,如天台宗、法相宗、禅宗等也在朝鲜流行,新罗亦以<<本草经>>、<<素问>>等中国医书为教材,并把中国医学传入朝鲜。

二. 对日本的影响

1. 政制方面: 日本派往留唐的学生及遣唐使将中国的文化及典章制度传回日本,日本孝德天皇对中国文化大表仰慕,遂模仿唐代之政制,推行「大化革新」,确定其官制、田制、刑法等。

大唐西市的文化意义和,历史文化意义及背景

在唐朝长安有东市(今西安交大一带)和西市(今劳动南路附近)两大市场,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少数人群,而西市则是大众化、平民化,有大量西域、日本等国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。当时西市占地1600 多亩,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,有220 多个行业,固定商铺4 万多家,被誉为“金市”,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。根据权威机构调查,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。在这里曾发生了大量的历史趣闻轶事,留下了大量文人骚客的墨宝。如李白的《少年行》,杜甫的“李白斗酒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”,其中都提到或涉及到了西市。

大唐西市项目是在唐长安西市遗址上重建的综合性商贸旅游项目,项目总规划面积约500 亩,总建筑面积约100 万平方米,总投资80 亿元人民币,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在原址上重建的大型商贸与旅游主题区,被列为“陕西省、西安市十一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”、“市、区两级重点建设项目”和“全国光彩事业项目”。项目位于西安古城墙西南方唐长安城西市遗址,地处西安市古城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咽喉要地,与明城墙毗邻相望,和西安市西大街仿古一条街互通声气,距市中心钟鼓楼仅3 公里,属西安市商业繁华地带。

大唐西市划分为特色步行街、现代商业区、休闲娱乐区、宾馆、办公区等五大功能区域,使市民和游客在购物、旅游的同时,感受到浓郁的唐文化气息,形成“寻古看秦俑,购物逛西市”的新的旅游消费热点。

大唐西市项目通过借鉴大唐“开放、博大、包容”的情怀,充分体现大唐的“精、气、神”。并以世界级的丝路文化和大唐的历史文化为题材,以多彩的异域文化和风情为主线,打造以丝路文化风情旅游、休闲购物和娱乐商业为主导,以高档的商务型酒店、办公和居住为辅助的都市体验旅游中心、休闲商业中心和区域性的高档商务中心。同时通过唐文化与现代商业模式的完美结合,让人们“走进历史,感受人文,体验生活”。

大唐西市项目是商业和文化精神的浓缩,更是丝路文化和风情的结晶。商业功能与历史文化在此交融,古代与现代在此辉映,东方与西方在此碰撞,形成了大唐西市独有的多元化、多层次的文化和商业特质。

唐朝和隋朝时代的经济,文化,思想,政治发面实施的政策

隋朝:

1、政治: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,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而加强了中央集权。

2、经济:出现了开皇之治。

3、思想文化:兼收并蓄,由于政治统一,经济繁荣,民族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,出现了文化的全面繁荣,影响很多国家.

4、军事: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,将归于朝。这样,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。 革府兵制。

5、民族关系:隋朝在对外交往上,主张众国臣服的朝贡体制。各藩属国奉隋朝为宗主国,定期朝贡,各国和平相处。如果有国家不愿意臣服,必要时隋朝会采取战争的手段威服之。如果有国家侵犯另一国,隋朝为了维护朝贡体制会帮助弱国击败强国。如果各国臣服隋朝,隋朝也给予优惠回馈。在这样外交理念下出现万邦来朝的恢弘局面,然而隋炀帝过度夸耀,浪费不少人力与物力。

免责申明: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炫历史网立场!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合作!
当前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xuanlishi.com/zgls/27764.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上一篇:乾隆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到了乾隆后期多少年历史下一篇:跋山涉川是什么歌 古代的民谣是哪首

文章评论

  • 昕苗苗

  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一个朝代,其成就丰富多样。